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配件耗材首页-技术文章列表-日本atomax二流体喷嘴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日本atomax二流体喷嘴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2025年02月08日 14:51 来源:秋山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日本atomax二流体喷嘴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二流体喷嘴是一种能够同时处理空气和液体的喷嘴,主要用于将液体雾化。这种喷嘴的设计允许空气和液体在喷嘴内部或外部混合,以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以下是二流体喷嘴的一些关键特点和应用:

关键特点
  1. 混合方式:

    • 内部混合:液体和气体在喷嘴内部混合,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混合比例的情况。

    • 外部混合:液体和气体在喷嘴外部接触并混合,适用于需要快速雾化的情况。

    • 冲击型:气体从喷嘴中心喷出,液体从环形间隙流出,两者共同撞击形成雾化。

  2. 雾化效果:

    • 二流体喷嘴能够产生微细的液滴,这对于需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或增加表面接触的情况非常有用。

    • 雾化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气体和液体的压力比来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化学反应速率或应用效果。

image.png

ATMAX喷嘴是“外部混合涡旋型小精度两流体喷嘴”的产品,非常适合雾化液体。
液体通过高速旋转流量有效地粉碎并喷涂成雾化形式。液滴尺寸分布也非常好。喷嘴内部的结构非常简单,并且大直径允许稳定的连续喷涂而不会堵塞。为了获得液体的雾化,通常是通过细孔排放它们,但是Ampax喷嘴是一种原始的产品,它是从一个想法中出生的。


高粘度和泥浆不会堵塞。

  • 它还可以喷洒粘性液体和浆液乳液,以前难以喷雾雾化雾化。

  • 因为它是外部混合喷嘴,所以液体不会堵塞喷嘴的内部。

  • 液体流动路径具有简单的笔直结构。

  • 与传统的喷嘴相比,它具有较大的喷雾端口直径(约10至200倍)。

  • 它甚至可以在低压下喷洒,因此没有前垂体或掉落。


高性能和高功能可以喷洒 细颗粒(5μm)

  • 即使注入端口直径较大,也可以喷洒细颗粒。涡流喷雾提供了非常均匀的粒径。

  • 可以用一个喷嘴来控制射血控制,从5微米等于雨滴颗粒。

  • 该喷嘴也是混合多种液体的理想选择。液体是通过单独的管道到靠近喷嘴附近的,可以在喷嘴注入部分进行混合和喷洒。由于液体的性质,在搅拌和混合不可能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 由于零件的简单结构,可以使用特殊材料根据产品的环境和耐化学性制成喷嘴。我们可以选择和制造耐热,耐腐蚀和耐磨材料。

  • 注射控制的自由度很大,其中一个喷嘴使设置注射条件相对容易。通过控制液体供应量和喷涂气体的流量,您可以设置所需的注入。

Atmax喷嘴AM系列

AM6/AM12/AM25/AM45

可以精确地从非常少量的情况下喷洒,以获得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超细颗粒。它是一个很小的喷嘴,可以用20-750瓦的空气压缩机操作。主要用途包括表面薄膜涂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喷雾极少,室内和各种设施的灭菌和消毒。

AM6和12种类型适合用细颗粒喷洒极小的流速。压缩气体流速也小于常规喷嘴的流量。主要用途包括在半导体晶片上进行精确喷涂,在电子组件和功能材料制造过程中薄膜形成,以及喷涂和涂料。


Atmax喷嘴BN系列

BN90/BN160/BN200/BN500/BN1000

基本结构与AM类型相同,喷嘴具有更高的喷雾流标准。
用途包括成型工艺,涂上高粘度液体,在喷雾烘干机上喷洒喷雾剂,在食物上喷洒调味液以及重油和工厂废油的高温燃烧。

ATMAX喷嘴BN类型的液态喷雾端口直径为φ2.2.0至φ6.0mm,但可以非常稳定。它适用于高喷雾流速的工作,并已用作用于大规模生产的设备和设备的喷嘴头。在生产线,陶瓷釉料涂料,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霉菌释放剂盒以及用于废气净化设备的喷嘴头上有喷涂工艺。该喷嘴允许在不堵塞的情况下连续操作,并允许大量加工液体雾化。

Atmax喷嘴CNP系列

CNP(W)200/CNP(W)500/CNP1000

该喷嘴的开发是为了适应生产线和工厂中的大量喷雾。由于喷雾直径较大,汽油,煤油,重油,汽车变速箱废油,可食用油等,例如汽油,煤油和高粘度易燃废油,粘度为1,000cp或更少,以及润滑脂液体和润滑脂液体,相当于10,000cp的固体粉末可用于雾化液体,例如含有浆液的浆液。

ATMAX喷嘴CNP类型的液体直径为φ3.5至φ5.6mm,并且非常大,甚至可以堵塞高度粘性的液体,并且可以将其喷入原子而不会导致其向前或掉落。所有组件均由金属制成,使其适合在耐化学和高温环境中连续运行。 CNW有两个液体供应端口,允许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分开送入喷嘴,并使用喷嘴喷雾端口混合和喷洒。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可以无需先前的液体混合而工作。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