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原理
一、三极管原理- -简介
三极管,英文名称为Triode,是半导体三极管的简称,又名晶体三极管、双极性晶体管,是一种电路中常见的基本元器件,主要用于完成对微弱信号的放大作用,由巴丁、布莱顿、肖克莱三位博士于1947年研制成功,三极管的出现,带动了半导体电子工业的发展,也使得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二、三极管原理- -结构
三极管实际上就是两个PN结将半导体分为了发射区、基区、集电区三部分,进而构成了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个端口,根据其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PNP型和NPN型两种。三极管的构成材料可分为硅或锗两种,一般情况下NPN型三极管多采用硅材料,而PNP型三极管多采用锗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三极管原理大致相同,接下来我们就以NPN型三极管为例来具体讲述三极管原理。
三、NPN型三极管原理
NPN型三极管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根据其结构,其工作原理大致上可分为三步,首先,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我们将电源通过电阻Rb与发射结相连,使得发射结正向偏置,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不断向基区移动,形成射极电流;其次,电子在基区中发生移动,由于电子聚集在发射结处而形成电子浓度差,使得电子发生移动并逐步聚集在集电结处;最后,集电区收集基区的电子,由于集电结外加反向电压,使得电子在其电场力作用下向集电区移动,形成集电极电流。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三极管在制造时就会使得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的,同时要保证基区做的很薄,这样,就会使得在集电极电流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电子在基区的空穴进行复合,也就是说,基极处提供的一个很小的电流,转换为集电极电流后会扩大一定的倍数,从而完成其电流放大作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