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25(BT25)钛合金 成份 性能 硬度与加工性能
TC25(BT25)钛合金 成份 性能 硬度与加工性能
TC25的化学成分是Ti-6.5Al-2Mo-1Zr-1Sn-1W-0.2Si,属于α+β型双相钛合金,
一、化学成分
TC25钛合金是一种 α+β型双相热强钛合金,其名义化学成分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但核心元素配比如下:
Ti:基体(余量)
Al:6.5%~6.8%
Mo:1.7%~2%
Zr:1%~1.7%
Sn:1%~2%
W:0.7%~1%
Si:0.2%
部分文献提到俄牌号为 BT25,属于 Ti-Al-Zr-Sn-Mo-W-Si 系 合金,通过添加高熔点元素(如Mo、W)提升热强性11417。
二、力学性能
1. 室温性能
抗拉强度(Rm):1080~1200 MPa
屈服强度(Rp0.2):950~1050 MPa
断后伸长率(A5):12%~17%
冲击韧性(KIC):88.3 MPa·m¹/²(三态组织条件下)1318。
2. 高温性能
TC25钛合金的 耐热性 是其核心优势:
500℃:抗拉强度约720 MPa,使用寿命可达 6000小时;
550℃:抗拉强度约680 MPa,使用寿命约 3000小时(优于传统钛合金如BT9的500小时)31418。
热稳定性:550℃下热暴露100小时后,延伸率仍保持12.5%13。
3. 其他性能
耐腐蚀性:在海洋环境、酸性介质及高温氧化条件下表现优异,归功于稳定的钝化膜110。
抗蠕变性:α相的存在显著提升高温抗蠕变能力918。
三、硬度
TC25钛合金的硬度数据在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及,但可通过其 抗拉强度(约1000 MPa) 推测其 洛氏硬度(HRC) 约为 35-40(需实测确认)。其高温硬度在550℃下仍能保持较高水平,适合长期高温工作环境。
四、加工性能
1. 热加工工艺
锻造:需严格控制温度(相变点以下35℃左右),多火次锻造优化组织均匀性。例如:
镦粗温度:约995℃;
终锻温度:避免β相过量转变,以保持等轴α相含量(推荐35%左右)18。
轧制/挤压:适用于棒材、环材和板材成型1417。
2. 焊接性能
挑战:易产生气孔、裂纹,需控制焊接热输入;
方法:氩弧焊、电子束焊;
焊后处理:需进行退火(如双重退火制度)以消除残余应力110。
3. 热处理
双重退火:
第一次退火:900~980℃保温90~100分钟,空冷;
第二次退火:500~540℃保温300~360分钟,空冷。
此工艺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等轴组织,提升综合力学性能1318。
4. 微观组织调控
等轴组织:高室温强度但高温性能较差;
网篮组织:热稳定性低;
三态组织(等轴α+次生α+β基体):综合性能最佳,推荐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1318。
五、典型应用
航空航天:发动机压气机盘、涡轮叶片、燃烧室衬套(500~550℃长期工作)314。
能源领域:核反应堆控制棒、高温紧固件10。
医疗领域:骨科植入物(需特殊生物相容性处理)1。
六、与其他钛合金对比
特性 | TC25(BT25) | TC11(BT9) | TC4(Ti-6Al-4V) |
---|---|---|---|
使用温度 | 500~550℃(长时) | ≤500℃ | ≤350℃ |
热强性 | ⭐⭐⭐⭐ | ⭐⭐⭐ | ⭐⭐ |
热稳定性 | ⭐⭐⭐⭐ | ⭐⭐ | ⭐ |
加工性 | 需严格控温 | 中等 | 良好 |
总结
TC25钛合金通过 α+β双相结构 和 高熔点元素合金化,实现了高温强度与热稳定性的平衡,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等环境。其加工需注意 温度控制与组织调控,以确保力学性能达标。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工况选择热处理和成型工艺11318。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