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21钴基合金带 Co40NiCrMo钢带成份 性能 硬度
3J21钴基合金带 Co40NiCrMo钢带成份 性能 硬度
Elgiloy高弹性合金带材(3J21)
对应牌号 [3J240、Co40NiCrMo(中国)、UNS R30003、Elgiloy、NAS604PH(美国)、Nivaflex(德国)、NAS604PH(日本)、Phinox(法国)、K40HXM、40KHXM(俄罗斯)]
产品描述:
3J21 是一种变形强化的钴基合金。它是一种 Co-Cr-N-Mo 系列高弹性合金。该合金无磁性、耐腐蚀、高弹性、高强度,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具有高硬度、强度、弹性极限、储能比和疲劳强度等特点。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工作在 400°C 以下的仪表弹簧和其他弹性部件。
一、化学成分
3J21钴基合金(对应牌号Co40NiCrMo)的化学成分设计以钴(Co)为基体,结合铬(Cr)、镍(Ni)、钼(Mo)等关键元素,辅以少量碳(C)、锰(Mn)、硅(Si)等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范围如下:
钴(Co):39.0%~41.0%
铬(Cr):19.0%~21.0%
镍(Ni):14.0%~16.0%
钼(Mo):6.5%~7.5%
铁(Fe):余量
碳(C):0.07%~0.12%
锰(Mn):1.70%~2.30%
硅(Si):≤0.60%
磷(P)、硫(S):均≤0.010%
关键元素作用:
钴:提供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增强基体强度。
铬和钼:协同提升耐腐蚀性、抗蠕变性能,并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高温强度。
镍:稳定面心立方结构(FCC),改善低温韧性和抗磁性。
二、物理与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8.3~8.4 g/cm³。
熔点:1372~1405℃。
热导率:16 W/(m·K)(室温)。
电阻率:0.92 μΩ·m
弹性模量:196~216 GPa,切变模量74~83 GPa。
机械性能
A组:1177~1471 MPa(带材厚度0.20~2.50 mm)。
B组:1471~1765 MPa(更高强度,但延伸率略低)。
抗拉强度:冷轧带材的强度因加工状态不同分为两组:
延伸率:A组≥5%,B组≥3%。
高温性能:可在400℃以下稳定工作,600℃以上仍保持较高屈服强度和抗蠕变能力。
硬度
冷轧+时效处理后,硬度可达30~40 HRC(对应抗拉强度约900~1800 MPa)。
形变强化机制(如冷加工和时效处理)显著提升硬度,通过位错密度增加和析出相(如碳化物、硼化物)强化实现。
三、核心功能特性
高强度与弹性:
高弹性极限和储能比,适用于精密弹性元件(如弹簧、游丝)。
耐腐蚀与无磁性:
铬和钼形成的氧化膜提供优异耐蚀性,无磁性适合电子和医疗设备。
耐磨与抗疲劳:
高硬度和碳化物析出增强耐磨性,疲劳强度高,适用于高载荷环境。
四、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弹性元件(轴尖、膜片)、高温部件。
精密仪器:无磁弹簧、张丝、游丝。
工业制造:特殊轴承、冲压模具、耐蚀阀门零件。
五、加工与供货
产品形态:带材(0.05~2.0 mm)、丝材(0.10~6.0 mm)、棒材(直径20~100 mm)。
加工工艺:需通过冷变形(如冷轧、冷拉)结合时效处理(450~550℃保温4小时)实现性能优化。
总结
3J21钴基合金带(Co40NiCrMo)通过精确的成分配比和形变强化机制,兼具高强度、耐腐蚀、无磁性和优异高温性能,是航空航天及精密工业的关键材料。其性能可通过冷加工和热处理进一步调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具体技术参数可参考相关标准(如YB/T 5253-1993、ASTM F1058)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