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配件耗材首页-技术文章列表-GH4037(GH37)高温合金奥氏体型时效强化的镍基合金成份

GH4037(GH37)高温合金奥氏体型时效强化的镍基合金成份

2025年05月13日 09:49 来源: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

 GH4037(GH37)高温合金奥氏体型时效强化的镍基合金成份

以下是关于GH4037(GH37)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关键元素作用的综合分析,结合多篇技术资料整理:

执行标准:GB/T 14992-2005 《高温合金牌号标准》。

GH4037,也称为GH37,是一种Ni-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该合金通过加入铝和钛元素形成沉淀强化相,同时加入较多的钨、钼元素进行固溶强化,并添加微量的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GH4037合金因其出色的高温性能、高强度、热稳定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能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GH4037合金的化学成分

GH4037是一种奥氏体型时效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其核心成分如下(质量分数/%):

元素范围主要作用
镍(Ni)余量(≥70%)基体元素,提供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基础。
铬(Cr)13.0~16.0形成氧化膜(Cr₂O₃),增强抗氧化和耐腐蚀能力,尤其在高温环境下。
钼(Mo)2.00~4.00固溶强化,提高抗蠕变和抗点蚀性能,与钨协同作用增强高温强度。
钨(W)5.00~7.00固溶强化,提升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减少变形。
铝(Al)1.70~2.30与钛共同形成γ'相(Ni₃(Al,Ti)),实现时效强化,显著提升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
钛(Ti)1.80~2.30与铝协同形成γ'相,优化沉淀强化效果。
硼(B)≤0.020强化晶界,减少晶界脆性,改善高温下的组织稳定性。
碳(C)0.03~0.10控制晶间碳化物析出,过高易形成粗晶粒带状组织,影响性能。
其他元素铁(Fe)≤5.0,硅(Si)≤0.40,锰(Mn)≤0.50,硫(S)≤0.010,磷(P)≤0.015杂质元素需严格控制,避免对机械性能和加工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关键元素协同作用

  1. 时效强化机制

    • 铝和钛的总添加量约4%,通过热处理形成纳米级γ'相(Ni₃(Al,Ti)),均匀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中,显著提升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 时效处理(如800℃×16小时)可优化γ'相的尺寸和分布,确保强度与塑性的平衡。

  2. 固溶强化与晶界控制

    • 钼和钨通过固溶强化提高基体强度,同时抑制高温下晶粒粗化。

    • 硼元素在晶界处偏聚,强化晶界并减少裂纹敏感性,尤其在700℃左右的环境中表现关键。

  3. 抗氧化与耐腐蚀性

    • 高铬含量形成的致密氧化膜(Cr₂O₃),结合铝的贡献,使合金在850℃以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

    • 钼和钨增强对氯化物、硫化物等腐蚀介质的耐蚀能力,适用于海洋和化工环境。

    • 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密度:8.4 g/cm³
      熔化温度范围:1278~1346℃
      热导率:10.9-23.9 W/(m·K)
      电阻率:1.33-1.36 (Ω·mm²/m)
      比热容:0.377-0.629 kg/(kg·K)
      线胀系数:在20~800℃范围内,线胀系数为16.67 (10^-6/K)


三、杂质元素与工艺控制

  1. 碳和硅的控制

    • 碳含量需严格控制在0.03%~0.10%,过高会导致碳化物(如MC、M23C6)析出,引发晶界脆性;硅含量≤0.40%,避免影响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

    • 叶片加工中若碳或硅超标,易出现掉块现象,需通过真空熔炼和电渣重熔(VIM+ESR)工艺减少杂质。

  2. 热处理工艺

    • 固溶处理:1170~1180℃×2h空冷,溶解碳化物并均匀组织。

    • 二次固溶:1050℃±10℃×4h缓冷,细化晶粒。

    • 时效处理:800℃±10℃×16h空冷,促进γ'相析出并稳定性能。

    3.力学性能
    高温强度:GH4037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其最大耐高温性能可达1093℃左右,能够承受高温下的应力。
    硬度:硬度约为220 - 290HB,在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硬度相对稳定,典型的硬度范围为30 - 45HRC。
    强度和韧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在高温下依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延展性,能够在承受应力和冲击时表现出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拉伸强度:665 MPa
    屈服强度:827 MPa-1034 MPa


四、应用与性能适配

GH4037合金的化学成分设计使其在以下领域表现非常好:

  1. 航空航天:涡轮工作叶片、燃烧室部件,耐受800~850℃高温及高应力。

  2. 能源装备:燃气轮机转子、核反应堆高温部件,依赖其抗蠕变和抗辐射性能。

  3. 化工与海洋工程:耐腐蚀管道及反应器,适应含硫、氯的复杂介质环境。


五、总结

GH4037通过镍基体与多种强化元素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的综合优化。其成分设计的核心在于γ'相时效强化固溶强化的结合,辅以严格的杂质控制,确保材料在工况下的可靠性。未来,通过添加稀土元素(如铈)或优化热处理工艺,可进一步提升其高温性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