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3.4 12V3.4AH详细参数
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3.4 12V3.4AH详细参数
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3.4 12V3.4AH详细参数
免维护
H2O再生能力强,密封反应效率高,吸附式玻璃纤维棉技术使气体符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因此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或补酸维护。
安全可靠
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电池外壳无膨胀及破裂现象,要求选择蓄电池电压必须与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一致。
例如,12V 逆变器必须选择12V蓄电池。电池内部装有特制安全阀和防暴装置,能有效隔离外部火花 ,不会引起电池内部发生爆炸,使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维护简单: 东洋系列的电池是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电池,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无需补水或稀酸,不会发生电解液干涸。
东洋蓄电池的*密封技术
VRLA电池密封技术包括极柱密封、壳盖材料透水性、壳盖密封和安全阀密封。
AGM电池具有良好的氧复合效率,贫液状态下按有关标准测试氧复合效率一般大于98%,因此具有良好的免维护性能。
涂板工艺要保证极板厚度和每片极板活性物质的均匀性。
电池化成可以定量注酸并记录每个电池单体化成全过程数据,能准确判断每个出厂电池综合生产质量状况,但化成时间较长。
槽化成是对极板化成,化成时间短,极板化成较充分,但对电池组装质量不能通过化成过程数据记录判断。
关电源直流输出电压为46.4V,使电池组直接对实际负荷进行放电至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压保护设置值。由于电池组放电电流大,应按电源维护规程考虑48V供电范围40~57V的低供电低压门限,电池组至设备供电回路全程压降3.2V及电池单体放电低1.8V的要求考虑。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所以带实际负载的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掌控较困难,对电池组容量评估不够准确,对电池性能测试存在不确定因素,尤其对使用3年以上电池组性能检测难以达到试验的预期效果。
在线式测量法
在利用在线式测量法进行蓄电池组容量试验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在供电系统中,关掉整流器或降低整流器输出电压后,由蓄电池组放电供给通信设备,在蓄电池组放电中找出蓄电池组中电压低、容量差的一只电池来作为容量试验的对象;
②恢复整流器至正常工作状态,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等蓄电池组充满电后稳定1h以上;
③对①中放电时找出差的那只电池进行10h率放电试验。放电前后要测记该只电池的端电压、温度、放电时间和室温。以后每隔30min测记一次,放电快到终止电压时,应随时测记,以便准确记录放电时间;
④放电时间乘以放电电流即为该只电池的容量。当室温不是25℃时,应按式(1)换算成25℃时的容量;
⑤放电试验结束后,用充电机对该只电池进行充电,恢复其容量;
⑥根据测记的数据绘制放电曲线。
蓄电池产品特点
1、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2、采用特殊的设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使用寿命期间*无需加水。
3、采用*的耐腐蚀板栅合金、使用寿命长。
4、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5、采用气体再化合技术,电池具有*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安全环保,无污染。
6、采用特殊的设计和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1.使用寿命长
高强度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装配紧度,防止活物质脱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多酸量设计,确保电池不会因电 解液枯竭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设计寿命为10年!(25℃)的长寿命电池,蓄电池可达到6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2 自放电低
采用高纯度原料和特殊制造工艺,自放电很小.
3 维护简单
特殊氧气吸收循环设计,克服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失水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水份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维护简单.
4 安全性高
电池内部装有特制安全阀,能有效隔离外部火花,不会引起电池内部发生爆炸.
5 洁净环保
电池使用时不会产生酸雾,对周围环境和配套设计无腐蚀,可直接装电池安装在办公室或配套设备房内,无需作防腐处理.
东洋蓄电池购买以后没有用放置了一年,使用的时候电池没有电了,东洋蓄电池放置过久后,会形成失水和硫化问题,尽量用脉冲修复设备,刚开始用大电流激活,如果是12伏的,大电流充到12伏左右,改为0.05C的脉冲电流进行脉冲充电。后来客户用这个方法把蓄电池维护好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购买的东洋蓄电池长期不适用,要3个月充放电一次,从而保证东洋蓄电池内部有电而不会自放电把电池放亏。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