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4 12V4AH产品报价
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4 12V4AH产品报价
东洋JAPATOYO蓄电池6FM4 12V4AH产品报价
东洋蓄电池特点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3、耐震动性好:*充电状态的电池*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耐冲击性好:*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5、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值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6、耐过充电性好:25摄氏度,*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95%以上。
7、耐大电流性好:*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
● 容量不同、性能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的蓄电池不可连接在一起使用。
● 实际容量相同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方可串联使用。
● 实际电压相同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方可并联使用。
● 蓄电池组连接和引出请用合适的导线。
● 连接和拆卸时务必切断电源,否则会触电甚至爆炸的危险。
● 正负极不得接反或短路,否则会使蓄电池严重受损,甚至发生爆炸。
● 连接部件应锁紧,防止产生火花;若接触面被氧化,可用苏打水清洗。
● 新安装的蓄电池组在使用前应进行72小时浮充充电使蓄电池组内部电量均衡,方可进行测试或使用。
在利用在线式测量法进行蓄电池组容量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若两组电池的单体电池都有失容、落后等质量问题,其放电至输出保护值的时间,不易被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此时可能后备电池组容量所剩无几,因此该放电方式比离线放电方式不安全系数更大。同时由于放电深度有限,对电池组的测试的目的无法达到,关键是在全容量放电的实践中会经常发现有些单体电池在放电前期电压正常,但到中后期,有些落后电池才开始逐步暴露出来;
②这一部分落后单体电池,由于放电深度不够而没有被及时发现,此放电方式只能大致评估电池组容量,而无法准确检测具体放电多长时间。同时两组电池组间放电电流不*均衡,各电池组将根据自身情况自然分摊系统的负载电流。落后电池组内阻大、放电电流小,而正常电池组内阻小、放电电流大。这就造成某些落后电池因放电电流不够大而无法暴露出来,达不到进行电池组放电性能质量检测目的。
产品特性:
1、免补水、维护简单
采用特殊设计克服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失水的现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体积和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无需补水,维护简单。
2、密封安全、安装简单
电池内没有流动的电液,电池立式、侧卧安装使用均可,无电液渗漏之患,而且在正常充电过程中电池不会产生酸雾。因此可将电池安装在办公室或配套设备房内,而无需另建电池房,降低工程造价。
3、使用寿命长
采用了耐腐性良好的铅钙合金板栅,在25℃的环境温度下,正常浮充寿命可达10年以上。
4、高功率放电性能好
采用了内阻值很小的优质极板和玻纤隔板,而且装配较紧,使得电池内阻极小。在-40℃~60℃温度范围内进行大电流放电,其输出功率比常规电池可高出15%左右。
5、安装使用方便
电池出厂时已经*充电,用户拿到电池后即可安装投入使用。
密封性
采用电池槽盖、极柱双重密封设计,防止漏酸,可靠的安全阀可防止外部空气和尘埃进入电池内部。
长寿命设计
通过计算机精密设计的耐腐蚀钙铅锡等多元合金板栅,ABS耐腐蚀材料外壳,高强度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装配紧度,防止活物质脱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多酸量设计,确保电池不会因电解液枯竭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东洋蓄电池出现鼓包变形现象
东洋蓄电池主要是由体内压力激刷增加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浮充电压设得过高,充电电流大,导致正极板上O2析出加快,而来不及在负极复合,同时电池体内的温度上升也很快,在排气不及,压力达到一定时,使VRLA电池出现鼓包变形。
VRLA电池充电运行中特别是在串联电池组中,如果对电池组进行过充电,若有品质不良的电池常会出现内部气体复合不良等现象,从而出现鼓包现象。
运用维护留意事项
进行电池运用和维护时,请用绝缘东西。电池上面不成放置金属东西;
请勿运用任何有机溶剂清洗电池;
切不成拆开密封电池的平安阀或在电池中参加任何物质;
请勿在电池组邻近抽烟或运用明火;
电池放电后,应在24h内对电池足够电,以免影响电池容量;
贮存中蓄电池功能会退步,宜尽早运用;
一切的维护任务必需由专业人员进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