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配件耗材首页-技术文章列表-EDI模块干烧是什么原因?

EDI模块干烧是什么原因?

2025年04月01日 14:00 来源:深圳市慧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纯水EDI(电去离子)模块干烧通常是由于运行或维护不当导致的,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设计或控制缺陷

  液位控制失效:原水箱或中间水箱液位过低,但系统未及时停机,导致EDI模块供水不足。

  流量传感器故障:进水流量监测失灵,未能触发保护机制。

  联锁保护缺失:系统未设置进水流量低、压力低或高温的自动停机保护。

  2.操作失误

  启停顺序错误:在启动系统时未先通水后通电,或停机时先断电后断水,导致模块短时干烧。

  手动操作疏忽:维护或调试时人为关闭进水阀门但未断电。

  3.供水系统故障

  预处理问题:前置过滤器堵塞、高压泵故障或管道泄漏,导致供水中断。

  RO(反渗透)产水不足:RO系统产水量突然下降,EDI模块进水不足。

  4.电力或控制系统异常

  电源波动:意外断电后恢复供电时,系统自动重启但未检测水流状态。

  PLC/程序错误:控制逻辑错误或程序死机,导致模块持续通电而无水通过。

  5.维护不当

  长期停机未排空:模块长期未使用且未排干水分,残留水蒸发后形成干烧。

  未定期检查:电极、膜堆或密封件老化未及时更换,导致漏水或水流分布不均。

  6.其他原因

  温度过高:进水温度超过设计值(通常要求<35℃),加速水分蒸发。

  结垢或污染:模块内部结垢或堵塞,水流通道受阻,局部形成干烧。

  干烧的危害

  膜和电极损坏:EDI的离子交换膜和电极可能因高温脱水而Y性失效。

  树脂降解:填充的树脂颗粒失去活性,导致产水水质下降。

  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短路或火灾。

  预防措施

  1.完善控制系统:增设流量、压力、温度等多重保护联锁。

  2.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遵循“先通水后通电,先断电后断水”原则。

  3.定期维护:检查传感器、阀门、泵等关键部件,确保供水稳定。

  4.停机保护:长期停用时排空模块或定期通水维护。

  如果已发生干烧,需立即断电,检查膜堆和电极损坏程度,必要时更换受损部件。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