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配件耗材首页-技术文章列表-T8A工具钢 SK85板材 冷作模具钢成份 性能

T8A工具钢 SK85板材 冷作模具钢成份 性能

2025年04月24日 11:50 来源: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

 T8A工具钢 SK85板材 冷作模具钢成份 性能

t8a是碳素工具钢,标准是GB/T 1298-2008,淬火回火后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但热硬性低、淬透性差、易变形、塑性及强度较低。
中文名t8a
牌    号T8A
采    用内孔喷水淬火
标    准GB/T 1298-2008
用作需要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各种工具,如形状简单的模子和冲头、切削金属的刀具、打眼工具、木工用的铣刀、埋头钻、斧、凿、纵向手用锯、以及钳工装配工具、铆钉冲模等次要工具。
我国GB标准钢号T8;我国中国台湾CNS标准钢号SK5/SK6;日本JIS标准钢号SK5/SK6;德国DIN标准材料钢号1.1625;德国DIN标准钢号C80W2;英国BS标准钢号060A67/060A72;法国AFNOR标准钢号Y170;法国NF标准钢号C80E2U;瑞典SS标准钢号1778;美国AISI/SAE标准钢号W1A-8;俄罗斯TOCT标准钢号Y8;韩国KS标准钢号STC5/STC6;国际标准组织ISO标准钢号TC80。
我国GB标准钢号T8A; 美国UNS标准钢号T72301;德国DIN标准钢号C80W1;德国DIN标准材料钢号1.1525;法国NF标准钢号C80E2U;俄罗斯TOCT标准钢号Y8A。

以下是关于T8A工具钢SK85板材(冷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及应用的对比分析:

一、化学成分对比

1. T8A工具钢

  • 碳(C):0.75%~0.84%

  • 硅(Si):≤0.35%

  • 锰(Mn):≤0.40%

  • 硫(S)磷(P):≤0.020%、≤0.030%

  • 铬(Cr)镍(Ni)铜(Cu):残余含量分别≤0.25%、0.20%、0.30% 。

2. SK85冷作模具钢

  • 碳(C):0.80%~0.90%

  • 硅(Si):≤0.35%

  • 锰(Mn):≤0.50%

  • 硫(S)磷(P):≤0.03%

  • 铬(Cr)镍(Ni)铜(Cu):均≤0.20%、0.25%、0.30% 。

差异点

  • 碳含量:SK85略高于T8A,耐磨性更优;

  • 杂质控制:SK85对硫、磷的容忍度稍高,但两者均属严格范围;

  • 合金元素:T8A允许少量残余Cr、Ni,而SK85的Cr、Ni含量上限更低。


二、性能特点对比

1. T8A工具钢

  • 硬度:淬火后≥62 HRC(最高可达64 HRC),退火状态≤187 HBW;

  • 优点:高硬度和耐磨性,成本低;

  • 缺点:淬透性差、易变形、热硬性低(高温性能弱);

  • 典型应用:冷镦模、冲头、简单模具、木工刀具等轻负荷工具。

2. SK85冷作模具钢

  • 硬度:出厂预硬状态≤192 HBW,淬火后50~60 HRC(最高59 HRC);

  • 优点:耐磨性优异,易球状化处理,加工性能较好;

  • 缺点:高碳含量导致韧性较低,需避免高温氧化;

  • 典型应用:导销、衬套、冷镦模、高精度刃具(如木材加工工具)。


三、热处理工艺

T8A

  • 淬火温度:780~820℃,水冷;

  • 回火:通常低温回火以保持硬度9

SK85

  • 热加工规范:起始温度1000~1050℃,终止温度850℃;

  • 淬火温度:760~780℃,采用水冷、水油双液或碱浴冷却;

  • 回火温度:180℃±10℃,以稳定组织并减少应力16


四、国际牌号对照

钢种中国(GB)日本(JIS)美国(ASTM)德国(DIN)
T8AT8ASK5/SK6W1A-8C80W2 (1.1625)
SK85T8/T9SK85W1-71/2C80W1
参考标准:JIS G4401、GB/T 1298。




五、应用场景选择建议

  1. T8A适用场景

    • 低复杂度、轻负荷模具(如冷镦模、冲头);

    • 成本敏感且对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工具。

  2. SK85适用场景

    • 高精度、高耐磨性需求(如导销、精密刃具);

    • 需预硬处理的模具零件,减少后续加工成本。


六、经济性与加工建议

  • T8A:适合批量生产简单工具,但需注意热处理变形控制;

  • SK85:预硬状态可直接加工,适合复杂模具零件,但材料成本较高。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供应商信息,可参考相关企业资料(如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等)。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