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CH蓄电池DJW12-5.5 12V5.5AH备用电池
LEOCH蓄电池DJW12-5.5 12V5.5AH备用电池
LEOCH蓄电池DJW12-5.5 12V5.5AH备用电池
理士蓄电池详细参数:
免维护无须补液 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
适应温度广(-35-45℃) 自放电小
使用寿命长(8-10年) 荷电出厂,使用方便
安全防爆 *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
无游离电解液,侧倒90度仍能使用
UPS的智能化包括系统运行状态自动识别和控制、系统故障自诊断、蓄电池自动监测管理、智能化内部信息检测与显示等。UPS的异地网络监控系统将UPS系统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通过网络监控器和RS232/45或CAN总线通信口与监控Pc之间实现交互控制。
UPS的智能化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控制软件来实现的。在系统运行状态识别与控制方面,通过内部传感器和状态逻辑及时识别系统所处的运行状态,判定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负载被切换到旁路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切换时的输入输出参数等判定系统的运行模式,即是旁路运行还是主机运行、充电运行还是放电运行等。
2)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参数识别外部指令,决定执行外部指令的方式,包括系统功能和运行参数的调整。
3)快速准确地判定系统的故障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
4)记录历史事件并根据历史记录和当lj{『运行参数预测蓄电池的后备时间等。
5)具有智能化的人机对话控制操作面板,包括图形显示等。
6)进行并机系统的热待机到带载运行的自动判定与转换。
所有这些都简化了外部操作程序,有效的防止了系统的误操作对系统自身和负载所带来的危害,提高了UPS的可靠性。UPS的智能化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运行PC机内的监控软件实现的,通过RS232或CAN总线等接口将UPS与PC机串口连接,并在PC机上运行相关平台的UPS监控软件,由PC机定时发送查询指令,UPS则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运行参数信息。由PC机进一步对UPS的运行状态、故障的具体部位等进行判断,并在必要时对UPS发出指令,进行运行干预和提醒现场维护人员。
电池型号 | 额定 | 额定容量(Ah) | 外型尺寸(mm) | 参考 | 端子形式 | |||||||
电压 | 1.80V | 1.80V | 1.75V | 1.75V | 1.67V | 长 | 宽 | 高 | 总高 | 重量 | ||
(V) | 20HR | 10HR | 5HR | 3HR | 1HR | (L) | (W) | (H) | (H) | (Kg) | ||
DJM1238 | 12 | 40.2 | 38.0 | 33.3 | 30.3 | 23.4 | 197±2 | 165±1 | 170±1 | 170±1 | 13.2 | T6 |
DJM1240 | 12 | 42.4 | 40.0 | 35.0 | 31.8 | 24.6 | 255±2 | 97±1 | 203±2 | 203±2 | 13.1 | T7 |
DJM1245 | 12 | 47.8 | 45.0 | 39.4 | 35.7 | 27.7 | 197±2 | 165±1 | 170±1 | 170±1 | 14.5 | T6 |
DJM1250 | 12 | 53.0 | 50.0 | 43.8 | 39.9 | 30.8 | 257±2 | 132±1 | 200±2 | 200±2 | 16.0 | T6 |
DJM1255 | 12 | 58.4 | 55.0 | 48.2 | 43.8 | 33.8 | 229±2 | 138±1 | 205±2 | 226±2 | 17.0 | T6/T9/T14 |
DJM1260 | 12 | 63.6 | 60.0 | 52.5 | 47.7 | 36.9 | 259±2 | 168±1 | 208±2 | 230±2 | 18.5 | T6/T9/T14 |
DJM1265 | 12 | 69.0 | 65.0 | 57.0 | 51.6 | 40.0 | 348±3 | 167±1 | 178±1 | 178±1 | 21.0 | T6/T14 |
DJW1275 | 12 | 79.6 | 75.0 | 65.5 | 59.7 | 46.1 | 348±3 | 167±1 | 178±1 | 178±1 | 21.6 | T6 |
DJM1275H | 12 | 79.6 | 75.0 | 65.5 | 59.7 | 46.1 | 259±2 | 168±1 | 208±2 | 230±2 | 21.0 | T6/T9/T14 |
DJM1280 | 12 | 84.8 | 80.0 | 70.0 | 63.6 | 49.2 | 259±2 | 168±1 | 208±2 | 214±2 | 22.6 | T6 |
DJM1290 | 12 | 95.4 | 90.0 | 79.0 | 71.7 | 55.4 | 330±3 | 173±1 | 212±2 | 220±2 | 28.0 | T11 |
DJM1290H | 12 | 95.4 | 90.0 | 79.0 | 71.7 | 55.4 | 305±3 | 168±1 | 207±2 | 229±2 | 27.0 | T6/T9/T14 |
DJM12100 | 12 | 106 | 100 | 87.5 | 79.5 | 61.5 | 330±3 | 173±1 | 212±2 | 220±2 | 30.0 | T11 |
DJM12120 | 12 | 127 | 120 | 105 | 95.4 | 73.8 | 410±3 | 177±1 | 225±2 | 225±2 | 35.0 | T11 |
DJM12140 | 12 | 148 | 140 | 123 | 111 | 86.1 | 344±3 | 171±1 | 274±2 | 280±2 | 46.3 | T11 |
DJM12150 | 12 | 159 | 150 | 132 | 119 | 92.3 | 485±3 | 170±1 | 240±2 | 240±2 | 42.5 | T11 |
DJM12180 | 12 | 191 | 180 | 158 | 143 | 111 | 530±3 | 209±2 | 214±2 | 220±2 | 52.8 | T11 |
DJM12200 | 12 | 212 | 200 | 175 | 159 | 123 | 522±3 | 240±2 | 218±2 | 224±2 | 62.5 | T11 |
DJM12230 | 12 | 244 | 230 | 202 | 183 | 141 | 522±3 | 240±2 | 218±2 | 224±2 | 64.0 | T11 |
DJM12250 | 12 | 266 | 250 | 219 | 199 | 154 | 522±3 | 268±2 | 220±2 | 226±2 | 73.0 | T11 |
2013年 “LEOCH”荣获
2012年 斯里兰卡工厂投产使用马来西亚MSB合资公司成立
2011年 与ACCUPRO在马来西亚签署合资经营企业协议 被选入摩根士丹利综合指数成份股 香港理士成立 与豪爵控股摩托车起动电池配套供应 完成对马来西亚电池制造商MSB40%股份的收购 被选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2010年 理士新加坡公司成立 理士欧洲公司在英国成立 开始管式胶体电池的生产 开始纯铅电池的试生产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08年 安徽生产基地投入运营肇庆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开始向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胶体电池产品建立肇庆研发中心
2005年 我们逐渐关注国内市场的销售
2003年 江苏生产基地的建立并投入运营建立江苏研发中心
2002年 东莞生产基地的建立并投入运营
2001年 我们开始向电信行业提供产品
2000年 美国公司成立,标志着我们不断开拓市场的决心
1999年 成立深圳理士公司,业务正式开始运营,主要专注于出口销售
在UPS电源网络监控技术方面,初,由于通信技术的制约和信号处理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监控系统采用的是模拟的方式,但是,模拟信号本身的缺陷限制了这种监控系统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一方面,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中,人们都可以方便地接入Intemet;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和服务层出不穷。因而,网络化是目前数字监控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今,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监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关面板控制的监控系统
这种监控系统是全模拟式的,监控系统的控制核心为监控中心的控制面板,当监控点比较少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但是,当监控点较多时,系统任务剧增,控制面板庞大,操作麻烦。
2)以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这种监控系统部分采用了数字技术。系统采用单片机等微处理器将控制监控现场的指令传送给,并控制现场监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等动作。
3)以PC机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新开发的监控系统都采用了PC机作为控制核心或监控终端。系统通过PC机将控制指令送给现场监控设备,指示现场监控设备完成数据采集等任务,现场监控设备则将现场的监控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给监控中心的计算机完成数据的显示和处理。
4)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监控系统
这种监控系统是在前一种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监控系统的通信采用了计算机网络,使得系统的开放性和组网的灵活性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目前,不少开发商己着手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UPS网络监控系统开发,并开始陆续推出相关产品。它们普遍采用了嵌入式技术、Intemet技术、嵌入式Web技术和CAN总线等当今流行技术,这样一来,可以免去了专门的布线,节省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网络灵活地纽建监控网络,并让监控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向更广更深发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